生态经济双丰收:从古老的稻田养鱼到现代的稻渔综合种养

来源:OB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18 09:37:24

  稻渔综合种养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22〕22号)专门为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意见。

  保障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如果单一种植水稻,效益就比较低,导致部分地区的稻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的粮食生产。另一方面,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些传统的、用于水产养殖空间受挤压,养殖渔民就找不到适合养殖的水域了。一方面要保证有粮食,一方面要保证有水产品,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既能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协调绿色发展,既破解了国家“要粮”和农民“要钱”的矛盾,又能解决了渔业“要空间”的问题,真是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好模式。

  稻渔综合种养是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对稻田浅水ECO进行工程改造,通过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农机和农艺技术的融合,实现稻田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经营,能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稻田经济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为什么说这种模式是生态、绿色的呢?因为稻渔综合种养中主体是水稻,水稻吸收太阳能,形成种子和稻草提供给人类。稻田中生长着许多生物,包括杂草、浮游生物、腐屑、部分光合细菌等,这些称为原始生产者。

  在稻田中养殖的鱼类可以摄取杂草、浮游生物、虫菌和蚊蚴等,它们排泄物可作为肥料滋养水稻;反过来,水稻可为水产品遮荫,降低水温,净化水体,让鱼儿们在稻田中快乐成长;不仅如此,有鱼儿们在稻田中穿梭,水稻中虫害和草害减少了,土壤养分可利用率提高了,不但降低了农药化肥投入的成本,减少了农药残留,进而促进一块稻田产出产品的多样性,和稳定的水稻产量。这样产出的水产品和水稻,都比普通稻田生产的稻米质量要好,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与稻田养鱼相关的品牌大米,如盘锦大米闻名全国,其优质的蟹田大米标准是“五星级”的,而宁夏的宁粳43号大米,在2009年全国优质食味粳稻品评位居第一,超越名扬国际市场的日本“越光”大米,还有贵州的八宝大米等等……

  “稻渔综合种养”是古老中华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稻田养鱼的历史在中国十分悠久。古代的农民早已懂得利用稻田,巧妙地将鱼类和水稻并作,以提高稻田的生产力。根据稻田养鱼的定义,有关稻田养鱼最早的记载:明洪武廿四年(公元1392年),浙江省青田县志土产类,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地养之。证明浙江省青田县在600多年前就开始稻田养鱼了。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的稻田养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成为首批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稻田养鱼在我国分布区域较广,尤以东南、西南和华南地区的丘陵山区更为普遍。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模式也不断地改进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研的注入,稻田养鱼发展出新的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稻田养鱼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未解决山区“吃鱼难”问题,进行传统稻田养鱼技术改造,改田间设施、改放养技术、改粗养为半精养、改单一作业为稻渔多种作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次浪潮,主要是从半精养到精养,在西部山区,创造增产增收,力争“百斤鱼、千斤稻”。2005年以后开始的第三次浪潮,就是组织起来,集约化生产、稳粮增效。

  到了1993年,我国稻田养鱼面积发展至98.3万公顷,生产成鱼23万吨,平均单产234千克/公顷,分别比1983年增长1.2倍、5.3倍和1.8倍;养鱼稻田增产稻谷45万吨,变成全球稻田养鱼第一大国。然而,据2020年统计,全国现有稻田面积2666.67万公顷,稻田养鱼面积约256.00万公顷,平均单产1.27吨/公顷,目前仅利用9.60%(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由此看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潜力还是很大。

  从稻田养鱼技术和形式来说,也有了较大进步,不只是在稻田中养殖一些最普通的四大家鱼,而是把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水产品,虾、蟹、鳖、蛙从池塘养殖引入稻田,稻田养鱼技术逐步完善。我国稻田养鱼已然浮现了成片“千斤稻、百斤鱼”的典型,“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是这一新阶段的突出特征。

  与传统的稻田养鱼相比,现代的稻渔综合种养有3个特点:一是突出以粮为主、二是突出生态优先、三是突出产业化发展。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多功能拓展和新要素价值凸显出来了,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了。不只是在稻田里养殖水产品的种类多了,而是产业创新与融合加快。例如“稻渔+文化”“稻渔+休闲观光”“稻渔+电子商务”蒸蒸日上,为乡村振兴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已被各地领导誉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稻渔综合种养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更是为贫穷的地方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作者:刘雅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提法为发展数字化的经济、推进数实融合指明了新路径。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所有的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挥出乘数效应。

  各地区各部门压实责任,稳面积、提单产、强管理,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技术集成,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让单产能够大面积提升。

  一辆49吨柴油重型卡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约4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与49吨柴油重卡相比,若把燃料换为液态的氢燃料电池,则每辆液氢重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40吨,有望实现长途重载车辆的零排放。

  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13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根据初步测算,2023年,家电服务业总体规模近万亿元,活跃法人单位数约10万家,服务收入及盈利增长已超过制造和销售行业。

  记者14日获悉,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三层石墨烯的菱形堆垛结构发现,在菱形堆垛三层石墨烯中,电子和红外声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这有望应用于光电调制器和光电芯片等领域。据悉,这项研究为理解菱形堆垛的三层石墨烯中的超导和铁磁等物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杨振清和记者说,大多数主流社交平台和内容发布平台都有一系列规则和政策来限制伪科普内容的传播。北京科学中心副研究馆员孙小莉表示:“对于有意、无意传播的伪科普内容,平台应有相应的监管、解决方法,全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的发展,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要加强医疗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完整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执法要情工作清单、推进问题线索跨部门联合处置,同时要建立重大案件督办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及建立健全监督执法结果协同运用机制。

  在山东省惠民县桑落墅镇一处“百姓健身屋”,群众在健身。利伯曼说,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再有太多活动,但保存能量的进化本能任旧存在,因此不想体育锻炼“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有一段时期,维生素D被说得像是一种“灵丹妙药”。一个世纪前,人们开始用维生素D来治疗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儿童疾病,会导致骨骼脆弱和变形。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月13日,由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主办的人形机器人大赛暨未来产业揭榜挂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赛。

  12日,中国海油公布消息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人工智能可落地场景非常多,从挖掘客户痛点需求,到提供完整端到端的技术、产品、平台方案,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未来,我们将持续努力,让人工智能助力美好生活。

  未来,我们计划在天津建立一个气象中心,用我们自己的数据,为全世界用户更好的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

  生态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结合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学技术研发应用”“制定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电话咨询
服务范围
产品展示
QQ客服